【健康】爬個樓梯就覺得累 長者宅在家當心衰弱症上身

發表於 2020/08/03 2,634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
給讚
收藏

2020-08-03 12:26 聯合報 / 記者胡瑞玲/台北即時報導


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拍攝「宅在家,不能不動」系列影片,讓長者在家也能做運動。(圖片來源:台北市衛生局提供) 


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全台各地不少社區關懷據點暫停活動,照顧者與長者無處可去,壓力爆鍋,長者也因長期在家變得懶洋洋,台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張惠美表示,長者宅在家活動量驟減,恐有衰弱症情況,除藉由 3 項檢測評估,還可透過飲食及運動改善、脫離衰弱症。

高齡 90 歲的蔡奶奶平時會積極參與社區活動,但疫情因素讓她幾乎不敢出門,因此變得懶洋洋,什麼事情都不想做,甚至連簡單的家事都容易疲倦,爬樓梯更是累人,經檢測後才發現已屬衰弱症前期。

根據衛福部發布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,65 歲以上有 14.38% 長者出現衰弱前期症狀、3.14% 達衰弱期狀態;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指出,衰弱不是疾病,而是一種狀態。

有衰弱症的長者較易發生跌倒、骨折、甚至失能情況,而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失智症、憂鬱症、心臟疾病、慢性腎臟病等患者,都是容易出現衰弱症的高風險族群。

張惠美表示,民眾可利用台北市衛生局推出的簡易「長者衰弱評估表」,藉由 3 項自我檢測可初步得知是否有衰弱情況。

檢測內容包含在沒有刻意減重下,體重是否比 1 年前減少超過 3 公斤、不用手支撐下,無法從椅子上站起來 5 次,以及經常感覺對事情提不起勁。若上述 3 項符合其中 1 項,即表示長者已處於衰弱前期,若符合 2 項或 2 項以上者,則達衰弱狀況。

然而,衰弱症是可以透過飲食及運動專業指導達到改善,愛迪樂治療所職能治療師莊政修指出,飲食方面要攝取足夠熱量與優質蛋白質。

運動方面則建議每周運動 3 次、每次 30 至 45 分鐘、維持 5 個月以上訓練,不僅可增加長者肌力及肌耐力,還能改善柔軟度及平衡感,循序漸進即可脫離衰弱症。

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表示,今年也開辦 3 期「動齡奇肌」課程,活動持續至 12 月,報名課程可電洽服務中心,另外,為讓在家長者也能一起做運動,還拍攝「宅在家,不能不動」系列影片,不僅能跟著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一起做運動,還能跟營養師學習電鍋製作簡單營養的銀髮健康料理。


愛迪樂治療所職能治療師莊政修指出,透過飲食及運動改善、脫離衰弱症。(圖片來源:台北市衛生局提供) 


台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張惠美表示,長者可透過3項檢測得知是否有衰弱症情況。(圖片來源:台北市衛生局提供) 


資料來源:udn 聯合新聞網


*健康新知 盡在運動筆記*

往下滑看下一篇

抵達終點!沒有更多文章了!

請在此留下訊息,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

跑步足跡 + 30